首页 > 地方人物 > 浙江省 > 湖州 > 德清历史人物介绍5

德清历史人物介绍5

更新时间:2023-12-30

沈与求 [] 宋朝词人 (10861137)
  沈与求(1086—1137),宋代大臣。字必先,号龟溪,湖州德清(今属浙江)人。政和五年进士。历官明州通判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,荆湖南路安抚使、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、吏部尚书、参知政事、明州知府、知枢密院事。著有《龟溪集》。沈与求,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,卒于高宗绍兴七年,年五十二岁。政和五年(1115)登进士第。累迁至明州通判。上疏论执政,迁兵部员外郎。自劾以为言苟……[详细]
  沈颂,生卒年不详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,玄宗朝,官无锡尉。《全唐诗》存诗六首。……[详细]
吴渊 [] 宋朝词人 (11901257)
  吴渊(1190—1257年),字道父,号退庵,吴柔胜第三子,宁国人。南宋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词人。从小就端重力学,精研兵法,胸怀大志。宁宗嘉定七年(1214),吴渊进士及第,丞相史弥远与他竟日长谈,称他为“国器也”。吴渊初任建德县薄,为官清正廉明,“江东九郡之冤,讼于诸使者,皆乞送渊”。他在很多州县任职,都颇有政绩。后任提点浙西刑狱时,因镇压衢州、严州起义有功,入为朝官,迁任枢密副都承旨兼右司兼检正。……[详细]
姚璹 [] 唐朝宰相 (632705)
  姚璹(632~705年),字令璋,唐武则天朝大臣,京兆万年(今西安市)人。南朝陈灭亡,他的曾祖父姚察自江南迁居关中,他的祖父姚思廉是太宗时期的史学家。他少年勤学,永徽年间以明经登第,补太子宫门郎,迁秘书郎。他学识出众。善于文辞,升为中书舍人,封吴兴县男。武则天临朝称制,擢姚璹为夏官侍郎。徐敬业在扬州发动反武则天的军事叛乱,姚璹的堂弟姚敬节参与其事,他因受株连,被贬为桂州长史。武则天称帝后,竭力宣扬……[详细]
沈君谅 [] 唐朝宰相
  沈君谅,湖州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武康)人。唐代-,684年—685年担任宰相。沈君谅,唐朝湖州武康县(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)人,在唐睿宗第一次在位、武则天临朝期间,684年—685年担任宰相(同凤阁鸾台平章事)。沈君谅任宰相之前和之后的经历几乎没有记载,《旧唐书》和《新唐书》一般有宰相的传,却都没有他的传。684年十月,时任右史(即起居舍人)的沈君谅和崔察被太后武则天任命为正谏大夫(即谏议大……[详细]
方从哲 [] 明朝首辅 (?~1628)
  方从哲(?-1628),字中涵。浙江德清(今属浙江省湖州市)人。明末首辅大臣。隶籍锦衣卫,家京师。其远祖名方觉亮,籍贯浙江湖州府德清县。明永乐时任锦衣卫指挥使。成祖迁都北京,他随驾从南京迁来,后家大兴方家庄。至于再往前追溯,则已失考。方从哲在万历末期曾独相七年,对当时的政局有过重大影响,也曾遭到当时的东林党人和后来受他们影响的一些人士的批判。应当说,他是明末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。方从哲,字中涵,其先……[详细]
吴潜 [] 宋朝宰相,宋朝词人 (11951262)
  吴潜(1195?~1262) 南宋词人。字毅夫,一作毅甫,号履斋居士。号履斋,德清新市人。嘉定十年(1217)举进士第一。淳□十一年(1251)参知政事,授右丞相兼枢密使。封崇国公,次年罢相。开庆元年(1259),元兵围攻鄂州(今湖北武昌),复职调集诸军击退元兵。他痛感南宋国势衰微,认为推原祸根,良由近年□臣□士设为虚议,迷国误军所致,极力抨击丁大全、高铸、萧泰来、沈炎等佞臣,反遭-落职,贬谪建昌……[详细]
  沈铨:(公元1682年—约公元1760年),字衡之,号南蘋,清代画家。德清新市人。擅画花鸟走兽,以精密妍丽见长。也擅长画仕女。曾侨居日本三年。日本人很看重他的技艺,向他学画的人很多。传世作品有:《鹿群图》、《鹤群图》屏风一双,各六曲,辑入《中国明清美术展目录》,1963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出版。《松鹿图》轴,现藏南京博物院;《松鹤图》轴,藏故宫博物院;《凤鹤鸳鸯图》轴,藏日本根津美术馆。1930年……[详细]
  沈庆之(386年-465年),字弘先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,南朝宋名将。沈庆之早年曾抵抗孙恩起义,此后一直在家种地,三十岁后方才得到征虏将军赵伦之的赏识,担任宁远中兵参军。沈庆之作战勇猛,善于谋略,两次参加北伐,先后平定缘沔诸蛮、郧山蛮、犬羊蛮、西阳五水蛮等蛮族,讨平刘劭、鲁爽、刘诞等人的反叛,历任建威将军、征虏将军、领军将军、镇北大将军、车骑大将军,封始兴郡公。前废帝时期,沈庆之为顾命大臣……[详细]
沈约 [南北朝] 竟陵八友 (441513)
  沈约(441—513),字休文,武康县余不乡(今德清县城关镇)人。13岁时,父璞被杀,家境贫困,立志苦读,昼夜不息。博通群书,且擅诗文。南朝宋末,官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,至尚书度支郎。齐初,任步兵校尉管书记。常和范云、萧琛、任昉、王融、萧衍、谢胱、陆倕切磋诗文,号称“竟陵八友”。隆昌元年(494),任吏部郎,出为宁朔将军、东阳(今金华)太守。曾登金华婺江北岸玄畅楼,赋诗八首,时称绝唱,后玄畅楼因此更……[详细]
  许宗彦(1768-1818)。原名庆宗,字积卿【一字固卿】,号周生。德清【今浙江省德清县】人。嘉庆四年【1799】进士,授兵部主事,两个月后,辞归。后移居杭州,杜门著书。工诗能文,著有《鉴止水斋集》二十卷。其妻梁楚生,亦工诗文,两人乃合续陈端生《再生缘》弹词。《清史稿 儒林传三》有传。……[详细]
俞樾 [] 清末大学者 (18211907)
  俞樾(1821—1907),字荫甫,晚号曲园居士,德清东门外乌牛山麓南埭圩(今城关镇金星村)人。清道光二十四年(1844)举人,三十年进士,授翰林院庶吉士。咸丰二年(1852),除编修。五年,充国史馆协修,同年八月出任河南学政。七年七月,御史曹泽弹劾俞樾所出试题割裂-,险遭杀身之祸,后经保奏,革职为民。次年春南归,居苏州饮马桥。后返德清,复辗转绍兴、上虞、宁波、上海等地。同治四年(1865)秋,任……[详细]
姚思廉 [] 唐朝十八大学士 (557637)
  姚思廉(557—637),名简,字思廉。察子。陈亡,父察北迁,遂居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。少从父受《汉书》,在陈为会稽王主簿。入隋,初为汉王府参军,后为代王杨侑侍读。大业十三年(617),唐高祖攻入隋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官吏四散,惟思廉仍侍杨侑左右。唐兵将入殿,厉声说:“唐公举义兵,匡帝室,卿等毋得无礼!”其言行为人钦佩,有“忠烈之士、仁者有勇”之誉:入唐,授秦王府文学、太子洗马。贞观(627—……[详细]
孟郊 [] 唐朝诗人 (751814)
  • 孟郊
  孟郊(751—814),字东野,武康(今德清武康镇清河桥)人。生于昆山(今属江苏),少时居嵩山读书。及长,在湖州参加诗僧皎然组织的诗会,刻意吟咏。性狷介,与韩愈交谊颇深。唐贞元七年(791)秋,在湖州举乡贡。十二年始中进士。时作《登科后》一诗:“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贞元十六年(800),赴洛阳参加铨选,出任江苏溧阳县尉。任职期间,寄情山水,公务多废。县……[详细]
  沈既济(约750—约800),德清人(一说苏州人)。通晓经学,有良史之才,又善作小说。得吏部侍郎杨炎举荐,任左拾遗、史馆修撰。唐建中二年(781),德宗诏令中书、门下两省分置待诏官,用库银放利补贴经费,为沈既济所谏止。杨炎获罪,受牵连,亦随之,贬为处州(今丽水)司户参军。后又入京任吏部员外郎。撰有《建中实录》10卷,又著有传奇小说《枕中记》、《任氏传》,流传甚广。……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