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3-12-30
韦继新(1810~1866年),字芹塘,龙岩乡久乐村雅龙屯人,是环江清代不可多得的才子,名见经传的人物。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考中举人。八年后到北京,在京逗留三年,参加会试未考中。从京城回到家乡,先是办理团务,搞地方武装,后掌教书院,从事讲学教书。在执教期间,接到挑选为浙江省钱塘县知县的委任状。正准备赴任之时,却不料苗兵突至攻城,中流弹身亡。韦继新一生勤于笔耕,每每有感即发,且往往一题数首。……[详细]
|
韦乙佩(1788~1857年) ,字豹师,号愚千子。思恩县腰洞屯(今环江洛阳镇雅脉村腰洞屯) 人。嘉庆年间岁贡。为人勤劳好学,资性聪颖,博闻强记,经术精湛,堪称才子。民国《思恩县志》称誉他“为著名之讲学家,与郑献甫(小谷)齐名士林”。继堂兄贡生韦须佩设帐育才,竭力培养县内及邻县学子。县内文人士子多出其门,如委任浙江钱塘令之举人韦继新、贵州省古州同知方宪修等。乙佩热心公益,育人办学,还关心农业生产,……[详细]
|
区希范(?~1045年),壮族,广南西路宜州所辖环州思恩县(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)人。宋代进士,试礼部,宋景韦占五年(1038年),区希范与其叔区正辞曾效劳于宋廷官军。后来不被朝廷重用,希范前往宫廷,历数自己的“功劳”,“击登闻鼓,求录用”。朝廷责成宜州(州治在今宜山)地方官吏处理此事。知州冯伸已不但不予录用,反将区希范贬到广西北部的全州,由地方官监管,不久,区希范从全州潜逃回乡。希范回乡后,闻知贵……[详细]
|
蒙炳(1915~1950年1月),宜北县中和乡虎榜村上华屯(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乡吉祥村) 人,乳名蒙善儒,学名蒙炳,后改名蒙曙光。从小勤奋好学,在中和小学读书时名列前茅。由于家庭经济困难,高小毕业后辍学务农。成年后,自愿参加本乡地方后备队训练,练出一手好枪法。民国28年(1939年),为参加抗日战争,蒙炳步行数百里到贵阳投军,在旧军中任准尉副排长,不久升为中尉排长。后来被派往云南,准备出征缅甸……[详细]
|
卢焘(1882年10月~1949年11月),乳名卢海湖,学名启熹、亮畴,1882年生于广西省恩县(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)。卢焘家境贫寒,9岁时进私塾启蒙,后转到其大姐夫家住地庆远读书。17岁时参加庆远甄别府考,获得第一名,令府城人刮目相看。1900年,卢焘结束学业后,曾在梧州海关和柳州清军中任文书等职。1904年,他遇上潜入清军进行策反工作的同盟会会员张铁城,经张介绍,卢焘加入同盟会。从此,他就与张……[详细]
|
谭自安 (1968~)毛南族。广西环江人。1987年后历任广西环江县下南乡小学教师,县文化馆文学辅导员,县政协教科组委副主任。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著有长篇小说《夺命情》、《倩女情仇》、《YY三国》,短篇小说《斑马打假》、《盛大元的人生三部曲》。《盛大元的人生三部曲》2003年获首届《广西文学》“金嗓子”广西青年文学奖、第三届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花山奖、人口较少民族特别奖。……[详细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