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3-12-30
毛遂,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,前257年,秦围赵都,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以解郸邯之围,毛遂自告奋勇要随平原君赴楚,平原君因平时未听说过毛遂其人,不愿带其前往,毛遂极力说服,才勉强得到平原君允诺。在与楚王谈判过程中,他机智勇敢凭三寸不烂之舌,最终说服楚王与赵歃血为盟,发兵救赵。事后平原君慨叹道:“毛遂三寸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,我不敢再失去这样的人才了”。毛遂故里在原阳县城西12公里的师寨镇路庄村……[详细]
|
刘政会(?-635年),汉族,滑州胙城(今河南滑县)人。祖刘环隽,曾任北齐中书侍郎。政会于隋大业年间为太原鹰扬府司马,后率兵投靠李渊麾下。李世民派刘政会至太原告发王威、高君雅谋反,斩之。武德初年,留守太原,经营后方。刘武周进攻太原时被俘,后获救。入唐后,历任刑部尚书,光禄卿等职,封邢国公。贞观九年(635年)卒,谥曰襄。刘政会祖环隽,北齐中书侍郎。政会,隋大业中(公元611年)为太原鹰扬府司马。高……[详细]
|
王恽(1228~1304) 元代文学家。字仲谋。卫州汲县(今属河南)人。初为卫州详议官。至元五年(1268)拜监察御史。历任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福建等地方官。后又召回京师,官至翰林学士、知制诰。他20岁时曾访谒元好问,颇受称赞。他的散文学韩愈,比较值得注意的如《烈妇胡氏传》,描写了一个柔弱妇女,为了救夫而抽刀杀虎的事迹。作者对她的壮烈举动大加赞扬,写她知有夫而不知有虎。王恽的不少诗流露出对贫苦人民的……[详细]
|
陈平(?~公元前178年),西汉阳武(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东南)人。他足智多谋,用奇计辅佐刘邦夺得天下,汉初被封为曲逆侯。文帝时,曾升为右丞相,后改任左丞相。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,在秦朝末年,英才辈出,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“世家”的,只有陈胜、萧何、曹参、张良、陈平、周勃六人。陈平能列其中,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。 陈平曾在项羽手下做过谋土,但不被重视,后来就投奔了刘邦,陈平的“六出奇计”为刘邦夺取天下立……[详细]
|
徐世昌(1855年10月24日—1939年6月5日),1855年生于河南,前清举人,后中进士。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的谋士,并为盟友,一文一武,互为同道;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。徐世昌深谋远虑,颇得袁世凯的器重;但他又能与袁保持距离,进退有度,在袁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。1918年9月4日,徐世昌当选为中华民国总统,1922年6月通电辞职。辞掉总统职务后,多次拒绝日本人的劝诱,不供伪职。徐世昌是最先……[详细]
|
贺铸(1052~1125) 北宋词人。字方回。卫州(今河南汲县)人。宋太祖贺皇后族孙,所娶亦宗室之女。自称远祖本居山阴,是唐贺知章后裔,以知章居庆湖(即镜湖),故自号庆湖遗老。年少读书,博学强记。任侠喜武,喜谈当世事,可否不少假借,虽贵要权倾一时,小不中意,极口诋之无遗辞(《宋史·贺铸传》)。17岁时离家赴汴京,曾任右班殿直。监军器库门,出监临城县酒税。元丰元年(1078)改官滏阳都作院。五年赴……[详细]
|
张范(?―212年),字公仪,河内脩武(今河南获嘉)人,西汉留侯张良之后,司徒张歆之孙,太尉张延之子。出身于名门世家,后来成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官员。性格恬静乐道,不爱荣华、名利,他不追求官职,喜欢帮助穷人,家无余财,内外的穷人、孤寡都十分敬重。对于外来所赠更始终不用,当张范死去后,将其全部归还。人物生平出身名门张范出生于东汉末年的官宦世家,祖父张歆为东汉司徒,父亲张延为东汉太尉,家中颇有名望。太傅……[详细]
|
唐末农民战争领导人之一,后叛降唐。生卒年不详。唐僖宗乾符二年(875)在长垣(今河南长垣东北)爆发的唐末农民战争,是王仙芝和尚让、让兄尚君长一起发动的。三年九、十月间,仙芝遣尚让分兵进入嵖岈山(今河南遂平西)作战。黄巢与王仙芝分军作战后,他随仙芝转战南方。五年二月,仙芝战死于黄梅(今湖北黄梅西北),他率余众至亳州(今安徽亳县)附近与黄巢会师,推巢为黄王,号冲天大将军。后随巢南下广州。广明元年(88……[详细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