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3-12-30
秦宗权(?-889年),河南郡许州(今河南许昌)人,初为许州牙将。 广明元年,许州牙将周岌驱逐忠武军节度使薛能而代之。秦宗权趁机驱逐蔡州刺史,占据蔡州。后从监军杨复光攻击黄巢,以功授奉-节度使。中和三年,黄巢退出关中,入河南。秦宗权迎战,为黄巢起义军所败,遂降。 光启二年,称帝于蔡州,国号大齐。龙纪元年,为爱将申丛所执,宗权与妻赵氏俱斩于长安独柳之下。……[详细]
|
荀闿(?—324年)字道明,颍川颍阴(今河南许昌)人。荀藩次子。京都为之语曰:“洛中英英荀道明。”与其兄荀邃俱有名望。大司马齐王冏辟为掾。冏败,暴尸已三日,莫敢收葬。闿与冏故吏李述、嵇含露板请葬,朝议听之,论者称焉。为太傅主簿、中书郎。与兄俱渡江,拜丞相军咨祭酒。中兴建,迁右将军,转少府。明帝尝从容问王廙曰:“二荀兄弟孰贤?”廙答以闿才明过邃。帝以语庚亮,亮曰:“邃真粹之地,亦闿所不及,”由是,议……[详细]
|
《全唐诗》收《市中狂吟》诗1首,小传未云其为何时人。按段谷,许州(今河南许昌)人。累举进士。家丰于财。后发狂,常行吟于市中。宋仁宗庆历末病死,权厝于野。数年后迁葬,发视仅存空棺,时以为尸遁升仙。事迹见《括异志》卷七。《全唐诗》误作-收入。 ……[详细]
|
王霸(?—59年),字元伯,颍川颍阳(今河南许昌西)人,东汉名将,“云台二十八将”之一。新莽末,从刘秀起兵,长期戍守北部边疆,后封淮陵侯。 王霸家族世好文法。父亲曾任郡决曹掾,王霸年轻时也做过狱吏。王霸不愿意当这无所作为的小吏,平素谈吐举止,慷慨有大志。其父亲深以为奇,便派他游学长安。 刘秀等起兵,经过颍阳,王霸带领宾客拜谒,表示愿意追随。他说:“将军兴义兵,窃不自知……[详细]
|
王建(生卒年不详)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唐朝诗人。其诗题材广泛,生活气息浓厚,思想深刻。体裁多为七言歌行,篇幅短小。语言通俗凝练,富有民歌谣谚色彩。今存有《王建诗集》、《王建诗》、《王司马集》等本及《宫词》1卷。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从军,约46岁始入仕,曾任昭应县丞、太常寺丞等职。后出为陕州司马,世称王司马。约64岁为光州刺史。与张籍友善,乐府与张齐名,世称张王乐府。人物生平他家贫……[详细]
|
陈群(?-237年2月7日),字长文。颍川许昌(今河南许昌东)人。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、曹魏重臣,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“九品中正制”和曹魏律法《魏律》的主要创始人。陈群出身名门,为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、大鸿胪陈纪之子,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。曹操入主徐州时,辟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。后又转任参丞相军事。建安十八年(213年),曹操封魏公,陈群任魏国的御史中丞,后任吏部尚书,封昌武亭侯。曹丕代汉,陈群为尚书令……[详细]
|
陈泰(约200-260年),字玄伯,颖川许昌(今河南许昌东)人,三国时期魏国名将。 陈泰是魏国名臣陈群之子,自幼便受过良好的教育。陈群生前,陈泰已于青龙中期出任散骑侍郎。青龙四年(236年)陈群去世,陈泰继嗣,被封列侯。陈群死后,陈泰便离开朝廷至西部边疆。 正始初年(240-241年),陈泰迁任游击将军;正始五年(244年),出任并州刺史,加振威将军,持节(即……[详细]
|
陈高祖陈霸先 (503~559) 南朝陈创建者。字兴国,小字法生。在位三年。自称世居颍川(今河南许昌东),先祖在西晋永嘉时南迁吴兴长城(今浙江长兴东)下若里。家世寒微,出身小吏,喜读兵书,长于军事。初随宗室新喻侯萧映至广州刺史任,为中直兵参军,招集兵马。曾镇压土著与少数民族起义,累官西江督护、高要太守、督七郡诸军事。太清二年(548)侯景叛梁,攻陷建康。次年七月霸先消灭与景勾结的广州刺史元景仲,十……[详细]
|
曹组,北宋词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字元宠。颖昌(今河南许昌)人。与其兄曹纬以学识见称于太学,但六次应试不第,曾著《铁砚篇》以自见。宣和三年(1121)始登进士第。历任武阶兼阁门宣赞舍人、给事殿中等职。曾官睿思殿应制,因占对才敏,深得徽宗宠幸,奉诏作《艮岳百咏》诗。约于徽宗末年去世。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,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,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。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,甚至鄙弃。他的儿子曹勋为……[详细]
|
荀攸(157年-214年),表字公达,颍川颍阴(今河南许昌)人。荀彧之侄,东汉末年谋士,被称为曹操的“谋主”,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。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,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,后弃官回家。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,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。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,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,活捉吕布。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,斩杀颜良和文丑。又策奇兵,派徐晃烧袁绍粮草……[详细]
|
(148~209) 东汉末史学家、政论家。字仲豫,颍川颍阴(今河南许昌)人。荀况13世孙,少好学,善于解说《春秋》。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,后迁秘书监、侍中。敢于抨击当时流行的谶纬符瑞之说,反对诸侯专有领地、大夫专有采邑和富人自由兼并的土地私有制。他提出人君治理国家应当“屏四患”,即“伪、私、放、奢”,“崇五政”,即“兴农桑”、“审好恶”、“宣文教”、“立武备”、 “明赏罚”。著有《申鉴》5卷(今存)……[详细]
|
中国东汉末年曹操的谋士。字文若。颍川颍阴(今河南许昌)人。荀彧多智谋,举孝廉,拜县令。汉末天下大乱,弃官归乡里,率宗族先投袁绍,后归曹操,任司马,被喻为张良。曹操为兖州牧后,兴平元年(194)征徐州陶谦,荀彧以州司马留守。陈留太守张邈等反叛,各郡县响应者众。荀彧率军坚守,与程昱一起,为曹操保存了-基地。建安元年(196),曹操谋迎汉献帝都许,部众犹豫,荀彧极力促成。升侍中,守尚书令,深得曹操信任,……[详细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