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地方人物 > 广东 > 汕头 > 南澳县历史人物介绍2

南澳县历史人物介绍2

更新时间:2023-12-30

  章吟春(1911~1930),女,小名稗,南澳后宅人。 章吟春的父亲章任川以卖香烛为生。她一周岁时,父染病身亡,母(黄蝶)靠织网、缝衣的微薄收入度日。章吟春8岁时就读福音堂小学,因交不上学费而辍学。其堂伯章肇华(南澳知识界名流),出于关怀,让章吟春伴同其女章吟青夜读。民国16年秋,南澳地下党员蔡盖清等创办隆江女子学校,章吟春带头报名,并串连了一批女友入学就读。在女校里,章吟春学习认真,思想开拓,敢……[详细]
  郑则保(1910~1930),男,乳名阿柚,字定之,南澳县中柱村人。郑则保少时聪明勤奋,读书成绩优异。民国12年(1923),他在云澳振云小学高小毕业,荣获县颁发的“成绩优良”银质奖章。他为人胸怀坦荡,乐丁为人排忧解难。民国16年夏,郑则保任云澳区防卫团书记(文书),加入林先立的清匪部队,与其叔郑逢周和好友陈著雄、蔡启祥等成为云澳区清匪的中坚力量。徐海(中共地下党员)任振云小学校长期间,郑则保与其……[详细]
  蔡盖清(1907~1930),男,乳名捷江、阿头,南澳隆东宫前村人。民国15年(1926),蔡盖清在金山中学读书时,接受马列主义思想,加入中共地下组织,从事革命活动。民国16年,潮州、澄海、饶平的保安局长林先立率民团到南澳剿匪,蔡盖清随林回南澳,他以“防卫团副主任”的合法身份从事党的地下活动。在共产党员徐海的协助下,他与陈戊、郑则保等组织渔民公馆、创办隆江女子学校,积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,组织民众抗……[详细]
  释怡光(约1862~1930),男,饶平黄岗人,俗姓余,在南澳叠石岩出家。民国初期,他率属下僧人到潮州开元寺端正僧风,上台讲经,开创了该寺新局面,成为潮汕一代著名0师。潮州居士、金中校长王弘愿(即王望韩,曾去日本接受密宗)对其赠联“是近世僧伽真宝,开我潮佛学曙光”。释怡光与众徒所写之诗,由弟子林圣锦结集,以《座莲佛话》书名出版(已失)。其徒弟释纯寂(1809~947年)任潮州开元寺方丈。……[详细]
  曾伯崇(1872~1928),男,又名汉明,南澳港仔畔人,原姓杨。他小时给深澳一姓曾的做养子,读过几年书,阴冷寡言,人称“乌面”。成年后,入赘吴家,故称为“三姓司令”。辛亥革命前夕,曾伯崇伙同吴品三、陈顺,聚集四、五十人,加人了以洪二爷、曾昭荣为首的青年会。为争地盘,扩大势力,青年会与王贡爷为首组织的保安会发生了械斗,青年会斗败,曾伯崇遂拜潮音寺武僧友然为师,练武以图报复。民国元年(1912)夏,……[详细]
  陈顺(1886~1926〉,男,又名陈孝,绰号阿客,南澳深澳人。陈顺生性暴戾好斗,凶残嗜杀,且身强力壮,能攀上船桅跃过别船。他先后娶过3个妻子,皆因戏言相撞而被其枪杀。陈顺伙同曾伯崇、吴品三,于辛亥革命前夕,习武0,事败为海盗;后和曾伯崇、吴品三组织“三合公司”,于海上行劫抢掠。民国8年(1919)至民国10年春,陈顺先后抢劫台湾、泰国等地来往货轮的物资不计其数。是年,他与澄海盗首王南番等人,为争……[详细]
  释仁智(1812~1902),男,俗名蔡隆,南澳云澳荖园人。他是开创佛教黄檗派的宗师。释仁智出生农家,兄弟4人,他排行第四,少年就读村中学校,15岁立志空门,遭父母反对,索性在村东郊野一石洞独居,靠种植蕃薯度日。清道光八年(1828),他到雄镇关(庙)拜一福建和尚为师,取法号“仁智”。释仁智生性聪颖,虔信佛教,用心阅读《宗镜录》、《佛经摘录》等经书及部分古典文学名著;后到江西、江苏、浙江参学。他悟……[详细]
  洪名香(1788~1855),男,字征潜,号商山,南澳深澳人。洪名香过继与卓蓝为子,卓蓝早卒,洪名香奉嗣母吴氏如亲娘,8岁读书,喜读《六韬》等典籍。嘉庆十年(1805),香投笔从戎,历配镇标舟师,出洋巡缉。嘉庆二十五年,因捕盗有功,拔为外委;道光四年(1824),授补本标把总;道光六年,升任千总。他因作战英勇,改任海门营守备;道光十五年,被保举上京在圆明园谒帝,授守备题补;道光十六年正月,抽取补授……[详细]
黄琮 [] (?~1846)
  黄琮(?~1846),男,字节庵,南澳深澳人,左翼镇总兵官黄标之次子,勇猛不次其父,后由监生例捐千总。嘉庆二十二年(1817)秋,黄琮任广州协右营,不久代理千总,后改调内河水师,历任虎门提标、千总、守备,陆丰碣石镇标、守备、都司。道光二年(1822)夏,总督阮元知黄琮曾随父海上捕盗,熟习水性,从内河调外洋水师。黄琮先后捕获海盗梁锦、梁老喜等49人,经吏部议嘉奖晋级。道光十三年冬,黄琮被调任大鹏协右……[详细]
  黄标,男,字殿豪,南澳深澳人。他幼年丧父,靠上山打柴颐养0,及长,其臂力过人,能开二石强弓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0),黄标充当南澳镇标步兵,拔补外委,后升把总。乾隆四十一年,黄标被提升为镇标右营千总。乾隆四十五年,补升为香山协右营守备,后任左营都司事。乾隆四十六年,调任新安营游击,他对军队严谨教诲,使之刚柔并济。乾隆五十五年,海盗哨聚抢掠。当时,总督福安康训练水师,大力招募能才。黄标因熟悉水性,……[详细]
  杨瑞〔1693~1773),男,字旭举,号辑园,潮安人,任职居深澳。起初,杨瑞投军在镇标为兵丁,勤奋力学,出类拔萃,积军功被提拔为偏裨。清康熙六十年,台湾朱一贵作乱,占据台湾全岛。清廷令闽浙总督觉罗满保驰赴厦门领军,并传令厦门提督施世骠、南澳总兵蓝廷珍会师进剿。五月下旬,蓝廷珍从南澳发兵,杨瑞随军征战。六月上旬,队伍到达澎湖,会厦门施军东进鹿耳门,共计从征将校120余人,兵卒1,2万多人,大小战船……[详细]
陈豹 [] (?~1664)
  陈豹(?~1664),男,一作陈霸,福建南安人,郑成功部将,南明隆武帝封为“忠勇侯”。陈豹原来姓吕,被陈家收养为子,改姓为陈。他身材矮胖,腰围三尺六,故人称之为“三尺六大人’’。陈豹自明崇祯十七年(1644)至南明定武十七年(1662),驻守南澳十九年,任副总兵、总兵,跟随郑成功,击溃潮汕清军,巩固金门、厦门等抗清复明根据地。清顺治二年0645〉十一月初一日,陈豹引九军到福州,被任命为南澳副总兵。……[详细]
陈琪 [] (?~1643)
  陈琪(?~1643),男,字六息,自称宾王,南澳后宅人。瑸幼年随父从福建漳浦经潮州来南澳后宅定居。陈瑸为人光明磊落,素有雄心壮志,喜谈论军事。明朝天启元年(1621),陈瑸在漳州镇海卫学考中辛酉科举人;天启五年,又考中乙丑科进士。不久,他被授为浙江慈溪县知县。慈溪濒海,海寇刘香活动猖獗。陈瑸到任后,多方设法防御,境内安宁;又修筑河渠,兴利除弊。瑸为其父母操办丧事满三年后,朝廷又补授其为永嘉县知县。……[详细]
许朝光 [] (?~1567)
  许朝光(?~1567),男,本姓谢,饶平人。明朝嘉靖年间,饶平黄岗的贼魁许栋,杀死朝光的父亲,掳其母为妻,收养朝光为子。许朝光成年后,其母与其言明身世,许朝光听后怒不可遏。当时,许栋纠众数千,在潮汕沿海一带行劫。嘉靖三十七年(1558)春,许栋往日本勾结倭寇,图谋扩大掠夺范围。当许栋从日本回南澳时,朝光伏兵舟中,佯装在石碑澳迎接,将栋杀死,收其众,驻守南澳后汐澳(现后宅鲤鱼山脚)。嘉靖四十二年(1……[详细]
  章嘲(1912~1975年)字振玉。南澳县后宅北面村人。章嘲一生喜研究先进生产技术和总结先进生产经验,带动渔民群众搞好生产,成绩显著,1957年被评为南澳县第六届劳动模范、广东省二等水产模范(省人奖字第1280号)。是南澳渔民首次获得的最高殊荣。章嘲海洋捕捞技术与船只驾驶技术双佳,1924年开始参加罟艚生产,1930年驻南澎岛(下冈)钓鱿,且春冬兼对鸟、放 、放内螺及运输等作业,直至新中国成立初。……[详细]
  吴君益(1765~1834)南澳县后宅沟仔下人。吴君益祖籍系饶平县所城镇龙湾村人,其祖父吴球于清康熙丁卯年(1687)来南澳定居发展,其父吴大成是秀才,生4个儿子,吴君益排行第二。吴君益自幼聪颖,立志甚高,具有敢想敢干的胆识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。成年后开始筑堤围、垦荒地、造盐田,成为南澳盐业生产的创始人。他本人也任吴厝围、蔡厝围、洪厝围、渡头围、崩隙围、蚶寮围、竹澳围、井澳围的“围长”。原盐生产出……[详细]
  释定持(1921~1999)俗名陈著名,南澳县云澳镇澳前村下盐埕尾人。定持上有1姐3兄,父亲陈义使,捕鱼为业,目不识丁。定持幼有善根,孩提时便仰慕佛门,即便读小学时也常在书包里藏有佛像,经常观看抚摸,或跑往迎云庵、云盖寺,参加僧人念经、做晚课。后来,定持认识了屏山岩释怡深法师,法师对定持说:“你从小好佛,善哉,找机会来屏山岩。”定持16岁便到屏山岩,恳请法师收留。怡深法师甚为感动,遂收为徒孙,取外……[详细]
  林永木(1946年~1998)南澳县云澳镇云星村人。1965年8月毕业于潮安农校畜牧兽医专业。1965~1986年2月在云澳公社(镇)和县兽医站工作;1986年2月~1993年在县科委工作;1993年4月~1996年5月在南澳县水产局工作,任副局长;1996年5月~1998年6月在南澳县科协工作,任副主席,並当选汕头市科协第四届委员和广东省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。林永木在县兽医站工作期间,师承前辈……[详细]
  康维安(1919~1995)南澳县深澳乡人。1934年于深澳国立高等学校毕业。1936年到台湾恒-行当会计,3年后返回南澳县深澳镇,在深澳小学任教,后又到南瀛中学(南澳中学前身)任教。新中国成立前夕回深澳裕德小学任教,1951年往汕头礐光中学任教。康维安酷爱书法,其书法作品猷劲流畅,深得乡梓推崇。1951年其书法作品首次赴省展评并获优秀奖。1958年移民迁往梅县蕉岭。1980年返归深澳。1984年……[详细]
  蔡黎,正名蔡盖耀(1915~1995),土名辉,南澳岛隆澳宫前村人,是村中革命烈士蔡盖清的族弟,因遭国民党通缉追捕而改名蔡黎。蔡黎生在渔家,生活穷困,7岁读书,13岁辍学,给其时的艚船主当见习会计。蔡黎从小就受其族兄蔡盖清的影响接受革命思想,在任县立师范学校学生会主席时,组织学生抵制国民党政府策划的“剿共胜利4周年”活动。为避敌缉捕前往香港,后转赴泰国。1938年7月在曼谷参与救国活动,任泰国华侨……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