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地方人物 > 湖北 > 宜昌市历史人物介绍6

宜昌市历史人物介绍6

更新时间:2023-12-30

   陈兰祥,女,1950年4月出生,湖北宜都人。1975年华中农学院微生物专业毕业,1996年3月聘为高级农艺师,对土壤肥料、农用微生物及作物栽培有较深研究和专长,2005年4月宜都市农业局退休。1980年主持全国土壤普查宜都化验室理化分析工作,获省先进化验室;1986年~1992年主持全市水田垄作技术引进、示范,创造性地移植到油菜种植近万亩;组织全市实施了农业部的“沃土计划”,推广“三两肥粮”、“……[详细]
   翁寿楠,男,1932年8月出生,0党员,湖北武汉市人。1953年3月华中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,1988年12月聘为高级农艺师,茶叶专家,曾任中国茶叶学会会员,湖北省茶叶学会荣誉理事,湖北省老科协理事,三峡地区茶叶加工包装研究会副理事长,宜都市老科协副理事长,1992年8月宜都市农业局退休。  1984年主持宜都市“密植速成丰产茶园试验”获湖北省0科技进步三等奖;“提高湖北绿茶品质试验”获省农业厅科……[详细]
  聂道兰,女,0党员,1952年8月出生,宜都市人。宜昌市第三次、第四次-会代表、第三届人大代表,宜都市第五次-会代表、第五届人大代表,先后被宜都市委、市妇联、宜昌市总工会授予“女标兵”、“先进职工”、“巾帼十杰”、“十佳女杰”光荣称号,1995年荣获交通部“全国交通系统巾帼建功标兵”称号,1996年被评为“宜昌市劳动模范”,1997年被省交通厅评为“岗位标兵”,1998年获省交通厅“新风奖”,19……[详细]
   丁开清,男,1963年10月出生,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人,高中文化。1990年,青林寺村与周边乡村同中有异的谜语事象得到重视,丁开清开始在劳作中和劳作之余悉心收集乡亲口耳相传的谜语,成为第一个全面采录收集青林寺谜的人。他在宜都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,从采录着手,逐一进行分类编选、注释、誉正,历时8年坚持不辍,几近于痴迷。他的辛勤劳动得到宜都市委宣传部、高坝洲镇党委0和青林寺村的关注,镇村减免了他的……[详细]
   朱侣柏,农工党党员,湖北省政协委员。先后在省立第一女子中学、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读书。深知“国家强盛必须重视教育”,毕生献身教育劳碌奔波,终身未婚。创办省立第二女子中等师范、办妇女识字班儿童保育院,救济贫困学生,先后任河北省第六女子师范学校、北京女子师大附中、湖北省立实验学校、省农业专科学校、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员和校长等职,著有《我在任湖北省参议员期间的回忆》、《-统治时期湖北女子教育概况》……[详细]
   朱语今,本名朱裕 ,五眼泉镇麒麟山人,编辑出版家,中国青年出版社、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创建者之一。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农艺学系,历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、中国青年出版社长兼总编辑,文化部出版委员会委员。他“直以肚胆存正气,羞将笔墨结尘缘”,提倡“我们是为读者出书,不是为作者出书”的出版宗旨,催生出版了一批影响深远的《红岩》、《红旗谱》、《创业史》、《红日》等著名长篇小说,创办了深受读者喜爱的《-》、《……[详细]
   张继煦,(1876~1955年)又名张勋,号春霆。湖北宜都枝城镇人。初入读两湖书院,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官费留学日本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。1903年1月,与刘成禺等创办《湖北学生界》。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,同年回国参加乡试,中举人。历任湖北省学务公所实业科长、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、教育部视学、普通教育司司长、代理总长、安徽省教育厅厅长。1922年1月任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长,192……[详细]
   曹廷杰 (1850——1926)谱名楚训,字彝卿。祖籍湖北省宜都县,迁居江北高殿寺(今属枝江)。十岁入宜都城关就读,与杨守敬于金石地理之学精研甚密。曹廷杰少年时期有较好的家庭教育,20岁左右,已熟读了四书五经,兼读史地书籍。同治十三年(1874),由廪贡生考取汉文誊录,到国史馆当差,议叙双月选用州判。 曹廷杰是清朝末年研究边疆地理的学者,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对黑龙江流域的民族、历史、地理、古迹……[详细]
   王永彬,字宜山,枝城镇石门坎人。一生治学甚广,所著《围炉夜话》、《音义辨略》、《六书辨略》、《禊帖集字楹联》、《朱子治家格言》、《先正格言集句》、《历代帝统年表》、《孝经衬解》等八部著作合编为《桥西山馆杂著八种》。影响最大的是《围炉夜话》,与明代的《菜根谭》、《小窗幽记》并称“处世三大奇书”。该书以“安身立业”为总话题,分别从道德、修身、读书、安贫乐道、教子、忠孝、勤俭等10个方面,揭示了“立德……[详细]
  抗日战争初期,一位出身于大地主兼商人家庭的宜都青年,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志愿,抛弃优裕的富家少爷生活,冒着杀头的危险,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之路。数年后,家乡青年将他与中共宜昌中心县委委员张翮、襄西地委书记苏震并誉为“陆城三杰”。他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宜昌市首任市长刘真。刘真,原名刘绂传,号公黼,1913年1月14日生于宜都县(今宜都市)陆城。其曾祖父靠承办县衙田赋、契税而发家,拥有良田千余亩,商铺、作坊近……[详细]
   李启斌(1936-2003),出生于宜都市高坝洲镇。1941年至1945年在高坝洲茶店小学上小学,随后在宜都一中上初中。1953年9月至1957年9月就读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;1956年加入中国0;1958年至1985年在北京天文台任研究实习员、助理研究员、副研究员,1986年任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;1981年至1982年在德国马普学会天体物理研究所从事客座研究工作。1985年2月至1987年5月……[详细]
   朱裕璧(1903--1986),号楚珍,宜都市五眼泉乡许家台子人。一九二六年毕业于上海同德医学院。一九二九年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,一九三四年他的论文《泌尿系结石X光检查与化学检查之比较》获得通过,被授予德国医学博士学位,并被接纳为德国外科学会\会员。同年,朱裕璧回到祖国,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外科副教授。一九三六年任北平协和医学院外科研究员。一九三七年在中山大学医学院任外科教授。一九三九年回到湖北……[详细]
   胡敌(1898-1928),字萃民,出生于宜都市聂家河(现五眼泉拖溪)一个富豪家庭。他是宜都市历史上第一任0党支部-、宜昌市第一位0党员。 1913年,胡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宜都县高等小学,1916年又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学习。此间,他积极投入“五四”学生-,政治思想逐渐成熟。他坚持在京半工半读,广泛接触群众,了解群众,了解社会,一面寻求革命真理,接受马列先进思想,一面在工人中传播先进思想。 192……[详细]
贺炳炎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(19131960)
  贺炳炎(1913-1960),绰号“贺小龙”,在战争年代失去了右臂,人称独臂将军,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,被授予上将军衔。贺炳炎出生于宜都市松木坪江家湾村,9岁丧母,11岁就给人家放牛,先后学过篾匠、杀猪、打铁等多种手艺。1929年春,贺龙率领红军在宜都、松滋一带活动,贺炳炎参加了红军。由于他革命意志坚决,作战勇敢顽强,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提升为骑兵连长兼政治指导员。在第四次反围剿中……[详细]
  • 杨守敬
  杨守敬(1839-1915),湖北宜都人。谱名开科,榜名恺,更名守敬,字鹏云,号惺吾、星吾、心物,晚号邻苏老人。系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家、版本目录学家、藏书家、金石学家、书法家。杨守敬,1839年5月27日(清道光十九年四月十五日)出生宜都县城,自小在家读私塾,成年后经商之余继续攻读。1862年二十四岁中第八十名举人。1865年考取北京景山官学教习, 1874年考取国史馆誉录。1879年以知县候选。……[详细]
  一作累祖,为西陵氏之女,黄帝正妻。传说中说她是中原养蚕制丝方法的创造者,据《隋书·礼仪志》记载,北周尊嫘祖“先蚕”(即始蚕之神)。《通鉴外纪》记载:“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,始教民育蚕,治丝萝以供衣服。”她与黄帝所生之子昌意是有虞氏及夏的祖先;另一个儿子玄嚣,则是商人与周人的祖先。嫘祖,一作“累祖”。传为西陵氏之女,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。她生了玄嚣,昌意二子。玄嚣之子蟜极,之孙为……[详细]
屈原 [春秋战国]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(前339前278)
  • 屈原
  屈原(前340年-前278年),战国时期楚国人,芈姓,屈氏,名平,字原,以字行;又在《离骚》中自云:“名余曰正则兮,字余曰灵均”。出生于楚国丹阳(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),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,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[2-3] ,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,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。 他的出现,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。屈原是“楚辞”的创立……[详细]
王昭君 [] 四大美女,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(前52前15)
  • 王昭君
  王昭君(约前52年—约前15年),名嫱,字昭君,乳名皓月,汉族人,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,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,又称“明妃”,汉元帝时期宫女,西汉南郡秭归(今湖北省兴山县)人。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。王昭君是汉元帝时以“良家子”的身份入选掖庭的。当时,呼韩邪来朝,汉元帝敕以五女赐之。王昭君入宫数年,不得见御,积悲怨,乃请掖庭令求行。呼韩邪临辞大会,帝召五女以示之。昭君“丰容靓饰,光明汉宫,顾影王昭君徊,……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