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地方人物 > 陕西 > 渭南 > 合阳县历史人物介绍18

合阳县历史人物介绍18

更新时间:2023-12-30

  王孝前(1 893一l 956),又名天德,艺名十三娃,群众俗称“孝儿。线腔名艺人。合阳县紫光村人。家境贫寒,自幼踉随戏班打杂干活。后跟盲琴师王天堂学线戏,13岁便登台演出《梅花簪》、《花柳林》。后又拜名艺人六八儿为师,继承了师傅的艺术特点。口齿灵巧、字清声亮、感情丰富,擅长于唱“冤仇戏,演唱时声情并茂,能强烈感染观众,深受群众欢迎。他的记忆力强,连折带本能唱l l0多出戏。他的拿手戏有:《和氏璧……[详细]
  李静慈(1898--1982),合阳县行家庄人。早年就读于合阳高等小学、西安师范、北京国立高等师范、国立西北大学。修业期满后,先后在合阳中学、户县师范、兴国中学、省立一中任教。l94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,历任l北军政大学教员、西北艺术学院戏剧系及中文系副教授图书馆馆长、陕西省戏曲修审委员会负责人、陕西省剧I工作室副主任、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陕西分会顾问等职。李静慈热爱党的戏曲事业,后半生致力于戏曲资……[详细]
  朱林逢(1888--1969),合阳县路井镇东庄人。梆子名艺人。工正小旦兼文武花旦。由于他能唱1技艺娴熟,因而被群众誉为“迷三县。他的功底寸厚,直到70高龄还能登台演出。《破洪州》是他能好戏,所扮演的穆桂英,充分发挥了他唱、念、做、扣湛技艺,于群众中影响很大。《白蛇传》也是他在剥影响颇深的剧目。由于他文武兼备,白云仙由他一到底,其中的“水漫金山,他能打得令人眼花缭乱,“断桥一场又能唱得十分感人。1……[详细]
王异 [] 晚明传奇作家
  王异(生卒不详),晚明传奇作家。又名王权,字无功,又写作元功。合阳县人。青壮年时,屡试不第,遂改名无功,居家学戏剧创作。晚年遍游-一带,不知所终。所以明以后各家的《合阳县志》均无记载。王异一生创作大型传奇有7种:《弄珠楼》、《检书记》、《花亭记》、《保主记》、《看剑记》、《玛瑙簪》、《灵犀佩》;改编有两种:《水浒记》、《种玉记》。另外还创作有一定数量的散曲,收录在《太霞新声》中。这些作品在东南沿海……[详细]
  李灌(1610-1676),明末清初戏曲作家。字向若一字连壁。合阳县南顺村人。明崇祯癸酉(1633)人。他博学多艺,才思敏捷,年26“累冠诸生,名辅,“为文振笔直下,海立山奔,雄逸不可迫视,诗落豪爽,如万斛珠玑涌地而出。”(见清人康太乙《李先生墓志铭并序》)。明亡后,他坚决反清,书对联,,焉能吹动我,明月何尝不照人“以明志。曾一度出爿歌哭山林,或行乞都市。家居30年,蔑视权贵,绝庭,与管大音等人并……[详细]
  王武汉(1880--1937),又名六八儿。线腔名芝合阳县马家庄乡西中雷村人。六八儿生性聪敏,自幼喜爱线腔。每逢村中或邻村演线戏,他是每场必到,看后回家边唱边敲,据说曾敲破其母的针线筐箩和小簸箕。十岁从师于北郭村梁双十一二岁便学了不少节目。一次师傅为路井镇侯主事家唱戏,开演之际,师患急病,他立即救场,演出《百宝箱》全本,主家与观众很满意。群众称他:“十岁能,十一红,一二十岁便驰名。六八儿不仅过耳不……[详细]
  王又旦(1636—1687),字幼华,号黄湄,百良乡百良村人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。康熙七年(1668)任湖广潜江知县。当时,潜江正值兵灾水患之后,他革除弊政,招集-,奖励农桑,变乱为治。潜江居汉水下游,常因决堤成灾,其除率众修堤外,又建议上级改各县联合修堤为分县划段管修,以防敷衍推诿,使湖北免除汉水之患二十余载。同时于潜江建立“传经书院”和“说诗台”,培育人才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4),……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