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3-12-30
何宝营1932年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市圣堂镇区村管理区西头村。其父早年前往菲律宾谋生,所以全家主要靠侨汇维持生计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由于侨汇中断,家庭经济拮据,加上日军入侵,学校-停办,何宝营在家乡读了两年小学就辍学了。后来学校复办,才又勉强断断续续读了3年。抗战胜利后,举国上下一片欢腾,尤其是广大华侨家属,无不欢呼雀跃,因为中断了的侨汇恢复,何宝营也憧憬着美好生活即将降临。可惜,事与愿违,他的父亲在……[详细]
|
冯雪茂 1947年,恩平正处于黎明前黑暗的年代,一位抱负远大的少年毅然离开自己的家园,漂洋过海到异国谋生。临行前他对乡人表示,事业有成后一定回乡兴办学校。这位少年就是旅居委内瑞拉的华人企业家冯雪茂先生。如今,他在委国已拥有银行和保险、房地产、酒店、玩具厂等实业,是委中合作投资公司的董事长。 冯雪茂先生1931年出生于牛江镇联胜村。父亲是个老实农民,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出头之日,家……[详细]
|
芳艳芬原名周东仕,又名梁燕芳,1922年出生于恩平县东成南坑珑村的一个农家。3岁时,她的父亲周瑞强因家境困难,把她送给邻乡歇马村梁簪姑抚养。梁簪姑是清代咸丰进士、台(湾)澎(湖)兵备道兼提督学政梁元桂之孙女。她承祖父余荫、丰衣足食。簪姑喜爱束仕聪明活泼,以亲生女儿相待,把周束仕易名梁燕芳。 1925年,燕芳到梁家不久,便随养母迁居广州。簪姑是个戏迷,爱看粤剧,每次必携同燕芳观看。小燕芳耳濡目染……[详细]
|
方寿林1934年出生于恩平市牛江镇梨园沙安村一户贫穷农家。其父母早年在香港谋生,抗战时期日军入侵香港,为避战乱和谋生计,父母留下寿林的哥哥在香港便回家乡,以晨耕和做些小买卖为活。恩平在1943年发生了大饥荒,霍乱、痢疾流行,其父在这场大灾难中不幸逝世,遣下母子二人在家乡相依为命,过着贫困的生活。好在天无绝人之路,抗战胜利后收到在香港的兄长汇款,方寿林才得以上学,生活来源有了保障。他先后就读于梨园……[详细]
|
陈进财,1945年出生于恩平县(今恩平市)沙湖赤岗村。现为香港华多利发展有限公司、华多利汽车有限公司、华多利地产有限公司的董事长。他又是在海南、福建等省投资兴办的5家企业的董事长。此外,他还是广东省政协委员、江门市荣誉市民……他所使用的名片是折叠式的,比一般名片大得多了,但尚未能把他的实业职务、社会职务和荣衔全印上去。一句话,人们称赞他是“贫且益坚富且贤”的企业家。 陈进财少年时期,家境……[详细]
|
岑自景 香港四邑会所、香港恩平同乡会、香港恩平联谊会,名誉会长;香港岑氏宗亲会永远名誉会长、香港大江同乡会副理事长、恩平海外联谊会副会长、恩平市政协委员。岑先生素来爱国爱乡,乐善好施,热心社会,服务大众,深受乡民称赞。 岑自景出身于一个贫穷家庭,仅念两年书,因家父不幸辞世而辍学。13岁便随亲人去“摆圩”或下乡贩卖东西,维持家庭生活。因为“少年穷”所致,从小磨练造就了他坚忍不拔,……[详细]
|
冯如(1883~1912),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。1883年生于广东恩平一个贫农家庭里。他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。他目睹美国先进工艺,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,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、发展工艺不可。于是,他白天当勤杂工,晚上读机械学,苦心钻研数年,精通36种机械原理,发明了抽水机、打桩机,制成了性能优良的无线电收发报机。1903年12月,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引起冯……[详细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