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3-12-30
山势异,金地景难穷。 塔影遮层汉,钟声落半空。 千峰罗雉堞,万仞耸屏风。 飞鹤来清窦,刳鱼挂古桐。 名曾参四绝,封合亚三公。 势彻河壖远,形差岳镇雄。 仙闾邻峻极,日观伴穹崇。 邃洞连蓬岛,重峦凿梵宫。 望应销俗虑,登喜出尘笼。 献寿嵩衡并,分茅海岱同。 艮方标出震,午位对升中。 岚滴晴烟碧,崖铺夕照红。 巍峨齐太华,奇胜敌崆峒。 炼句共诗客,模真怯画工。 天孙分怪状,神化结全功。 吟赏慵回首,云泉兴愈隆。 |
【注释】 ① 层汉:高空。 ② 雉堞(zhì dié):城上短墙。 ③ 三公:周代以司马、司徒、司空为三公,或以太师、太傅、太保为三公。西汉时以丞相(大司徒)、太尉(大司马)、御史大夫(大司空)合称三公。东汉时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合称三公,又称三司,总揽军政大权。唐宋沿用此称,已无实权。明清以太师、太傅、太保为三公,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。 ④ 河壖(ruán):河边地。 ⑤ 岳镇:指四岳等名山。 ⑥ 峻极:《礼记.中庸》:"发育万物,峻极于天。"郑玄注:"峻,高也。"孔颖达疏:"言圣人之道高大,与山相似,上极于天。"后以"峻极"谓极高。 ⑦ 穹崇:指高山。 ⑧ 梵宫:佛寺。 ⑨ 嵩衡:嵩山与衡山的并称。 ⑩ 分茅:也叫“授茅土”或“分茅裂土”。古代帝王用茅包土分封诸侯的仪式。 11 海岱(dài):今山东省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。海,渤海;岱,泰山。 12 太华:山名。即西岳华山﹐在陕西省华阴县南﹐因其西有少华山﹐故称太华。 13 崆峒(kōnɡ dònɡ):山名。在今甘肃平凉市西。相传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所。也称空同﹑空桐。《庄子.在宥》:"黄帝立为天子,十九年,令行天下,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,故往见之。"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"﹝黄帝﹞西至于空桐,登鸡头。"南朝梁沈约《为武帝与谢朏敕》: "羲轩邈矣,古今事殊,不获总驾崆峒,依风问道。"后亦以指仙山。唐曹唐《仙都即景》诗:"旌节暗迎归碧落,笙歌遥听隔崆峒。"宋沈遘《真宗皇帝忌日醮文》:"真宗皇帝伏愿登御崆峒,从游汗漫,锡羡上灵之福,延洪后嗣之休。"一说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山。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南。 14 天孙:泰山的别名。 |